
最近的金融風暴愈演愈烈,昨晚的新聞上看見被裁員的竹科員工進修電腦專長的畫面,心中真是百感交集,不過這是否也印證了近年來的新說法,即目前的資訊時代已經不同以往的勞工時代了,活在當下的我們,要如何適應新的生活狀態轉變呢?
「每週工作四小時」這本書的中心闡述一種新的生活型態正悄然崛起,其實這種說法早在2001年時就由富爸爸系列的作者提出來過 。現在辛苦工作的職員們,應該也已經發現工作時間真是越來越長了,而薪資並沒有隨之增長,老闆的要求越來越多,總是希望所聘請的員工最好能一天16小時都待在辦公室努力工作,而似乎只有比其他員工付出更多的工時跟勞力才能換取自身在工作職場上的價值 ,成為老闆最倚重的人,而其實是老闆所倚重的人也沒什麼大不了,因為那只是代表現階段,你對公司的產出還具有貢獻罷了!這裡有一報導http://www.computerworld.com/action/article.do?command=viewArticleBasic&taxonomyName=Careers&articleId=328430&taxonomyId=10&pageNumber=1
「每週工作四小時」這本書的中心闡述一種新的生活型態正悄然崛起,其實這種說法早在2001年時就由富爸爸系列的作者提出來過 。現在辛苦工作的職員們,應該也已經發現工作時間真是越來越長了,而薪資並沒有隨之增長,老闆的要求越來越多,總是希望所聘請的員工最好能一天16小時都待在辦公室努力工作,而似乎只有比其他員工付出更多的工時跟勞力才能換取自身在工作職場上的價值 ,成為老闆最倚重的人,而其實是老闆所倚重的人也沒什麼大不了,因為那只是代表現階段,你對公司的產出還具有貢獻罷了!這裡有一報導http://www.computerworld.com/action/article.do?command=viewArticleBasic&taxonomyName=Careers&articleId=328430&taxonomyId=10&pageNumber=1
形容員工不過就是公司的”日用品”,哈!個人還頗有同感,正如一個剛推出新型產品(你對公司而言的獨特專才),一開始的價格一定很高,然後慢慢的出現了很多的類似產品(其他員工的效法學習),甚至多出其他更好的小功能,接下來就是銷價競爭拉!老闆永遠可以找到價格更低,服務更好的產品,尤其是現在許多公司都有所謂的人才培育SOP、經驗學習、專家系統等,經過一連串的訓練,會產生出很多一模一樣的人才,為了想成為老闆最後一個想裁員的人,只好每日更辛勤突顯自身價值,花更多腦力看看有沒有創新點子,而將工作變成生活….
,這種情形即是富爸爸系列所說,陷入了「老鼠賽跑」的困境之中了。
「每週工作四小時」作者,僅僅以29歲的年輕身分,大談他如何達到每周只需工作4小時即賺取財富,雖然筆觸有些猖狂(尤其是在書的前半部…我想是因為他年輕的關係),而引來熱烈的討論批判,但也成為一種特殊的風格,讀到後面你會發現,其實他的成功不是沒有道理,書中一一闡述他所使用的方法,也完全告知讀者該如何找尋所需要的知識及新的做法,個人認為是本很實用的工具書,有別於一般僅僅是闡述思想的書籍。
除了達到成功的方式之外,最後作者也提出了心靈層面的疑惑,也就是,當你每週只需要工作4小時時,那麼其他時間要做什麼呢?當財富不再是最終的追逐對象,自己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呢?這些通通在書中都有所交代,個人覺得是內容還滿周全的喔!
,這種情形即是富爸爸系列所說,陷入了「老鼠賽跑」的困境之中了。
「每週工作四小時」作者,僅僅以29歲的年輕身分,大談他如何達到每周只需工作4小時即賺取財富,雖然筆觸有些猖狂(尤其是在書的前半部…我想是因為他年輕的關係),而引來熱烈的討論批判,但也成為一種特殊的風格,讀到後面你會發現,其實他的成功不是沒有道理,書中一一闡述他所使用的方法,也完全告知讀者該如何找尋所需要的知識及新的做法,個人認為是本很實用的工具書,有別於一般僅僅是闡述思想的書籍。
除了達到成功的方式之外,最後作者也提出了心靈層面的疑惑,也就是,當你每週只需要工作4小時時,那麼其他時間要做什麼呢?當財富不再是最終的追逐對象,自己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呢?這些通通在書中都有所交代,個人覺得是內容還滿周全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