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7日

期待與女兒相聚

這星期老公請假...我便將兩個孩子留予他在高雄度假
第一個晚上  Emma哭著叫喊媽媽
我透過電話聽見那一頭大聲哭叫的聲音  真是不忍
電話中叮嚀老公幾句  告訴他哄小孩的撇步
當時Lia倒是很穩定
跟我通電話 都乖巧的說好

這兩天我安排了一些屬於自己的活動
平時晚上要趕回家照顧孩子
一些朋友之約 都沒法參予
這一回兩個晚上
我先安排了家庭聚餐 然後再安排友人相約
過得到還開心充實

只不過晚上回來
剛剛聽見Lia再電話那一頭委屈的喊我
老公說她睡前突然很想我
我告訴她明天就可以看見媽媽囉
她還是忍著哭聲 說"好"
聽得出來她故意壓低哭聲  忍著
我很心疼 她如此懂事

明天.....期待與他們相聚

2011年12月26日

2011聖誕假期

這一回我們待孩子南下過聖誕節
聽說中部很冷.北部就更不用說了
南台灣的氣候還真是好到一個不行
是個適合闔家避寒的好天氣

這回假期安排一連三天
第一天跟老公家人聚一聚
老公的哥哥送給孩子聖誕禮物(木頭玩具)
我的則是一個longshamp的包包.....
(果然哥哥就是不一樣...我老公就不會送包包了....這種女人的東西啦 牌子拉她是一蓋三不知)
然後跟公公那邊親戚應酬吃飯一番

第二天白天換跟婆婆那邊應酬一番
看得出來哥哥已經快受不了了....
因為一連兩天跟一堆不大熟的親戚吃飯  可是挺無聊的
只不過老人家開心的很
那我想...公婆的心裡應該是很希望大家都知道
遠在德國的兒子還是有回來看他們的啦
所以才抓緊機會安排飯局

晚上參加聖誕晚會
我們一家手氣超級旺
人人有獎(嬰兒沒抽獎單...所以Emma沒有)
Lia還抽到兩個獎...其中一個是市長獎(陳菊)
晚會參加的家庭要準備一樣菜色
我們由哥哥掌廚 做出道地義大利麵....(我覺得是所有當天餐點中最好吃的拉)

晚上我有點覺得無聊了
因為感覺都沒玩到麻
沒到高雄玩的感覺
只有第一天抓緊機會在晚餐吃飯前先到飯店附近的新崛江....
逛著逛著 學人家買對戒
刻上老公跟我的英文名....
但因時間限制 沒逛多久就回來了

還好第三天 大家決定往台南玩
我們去"烏樹林"
我個人是滿喜歡的.....
因為人不多
花草 數木倒是很多
空氣新鮮 認識了許多昆蟲  還見到了老鷹

我們在綠地上喝咖啡的時候   我脫掉了鞋襪
並讓孩子們盡情在草地裡玩耍
讓他們感覺草地的觸感 泥土的芬芳
孩子們很盡興
我很開心
大家都覺得愉快
晚間.....我拎起行囊在台南啟程結束這美好假期


德國聖誕老公公送禮來--Lia的聖誕禮物都是emma在玩..emma的聖誕禮物是Lia拿去玩

聚餐的餐廳有聖誕的fu

聖誕晚會抽到超多禮物...

台南烏樹林小火車










emma學我喝咖啡...但是下一秒就被我搶走了

2011年12月21日

最新愛的電影-暮光之城

最近迷上正當紅的吸血鬼電影-暮光之城
記得幾年前第一集出來的時候,弟弟就向我極力推薦
他說"現在的小女生都好迷這個喔"~~
並且好心的拿來DVD給我這個沒法上電影院的新手媽咪

我看了一看
不好意思澆他冷水
但不得不在心理犯滴估"這也太扯了吧~~""這不合理吧"..."挖 浪漫到無可就"
一向腦子傾向於理性(就是比較現實拉)的我
時在無法融入劇情 讓自己跟著劇中人物天旋地轉

幾年後的今天
在我看過徐志摩的筆札
真真確確的了解真是有這樣無可救藥的浪漫時
開始放下心中的成見
無所限制的  讓自己的心飛翔於劇中

這樣一來 便讓我愛上的劇中的角色-雅各
那個狼人
溫暖 深情 等待 默默守候
古今中外  這樣的人(若再帥一點)如何不讓人傾心呢

有時候人癡迷的 就是不在現實中的一點幻象了吧

2011年12月19日

一連串三個生日










這一個多禮拜來還真是忙,先是媽媽生日,再來是Lia生日,然後是emma生日
很多人跟我說兩個孩子就一起辦一辦就好了
因為只是差了三天
但我想要再一天辦,那是要選在Lia那天還是emma那天呢
似乎都不那麼好
喜歡歡樂氣氛的我,還是決定分開幫他們兩過

Lia生日當天我剛好人不舒服,全身痠痛加上感冒腸胃炎
還好事先有準備好禮物
老公當日也寄了孩子的禮物包裹跟卡片過來
晚上爸爸跟Lia帶我去看完病(Lia非得要我去看醫生)…
便去拿了蛋糕

我吃過藥休息一會  便下樓幫Lia慶生了

三天後換emma生日
這天好多了
他們的舅舊回來我跟媽媽也趁控帶小朋友出去玩玩
兩個孩子都好開心

我看著他們  心想
時間為何如此快呢
我還沒什麼當媽的感覺呢  有時候都快忘記已經經歷過生產的過程
孩子卻一下子  一個三歲一個一歲了
Emma都快會走了
還會跟姐姐一起玩三輪車
兩個孩子平時玩鬧
雖然吵  卻也是一種幸福 一種滿足

Ps 感謝Lia的貼心 我生病那一天她都自己乖乖的自己看書,讓我好好休息
   還安慰我說要帶我去看醫生,告訴我吃過藥就不會不舒服了
   還要懺悔 星期六早對孩子們生氣(因為前一晚沒睡好當天一早又出門回來兩個小傢伙力充沛…)不過我很快會跟她們道歉告訴她們媽媽愛她們


2011年12月9日

文章轉儎-父母偏心是天性,排行老大最受寵


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天下的父母絕對是偏心的。最近一期《時代雜誌》揭露,在不同家庭中,每位父母都有自己最喜歡的孩子。這源自早已預設好的生物自戀行為,為的是將屬於自己的特質繁衍下去。

《手足效應》(The Sibling Effect)的作者傑弗里‧克魯傑表示,父母偏心是有規律可循的,但成因複雜,其中包括了基因、排行、性別、性格、健康程度,甚至連長相都是。另項調查發現,父母最寵愛和自己性别相反的孩子,例如:多數父親最疼愛么女,而絕大部分的母親則偏好長子。儘管沒有一個父母肯承認,孩子們卻感覺得到誰比較受寵。於是,打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手足間的競爭於焉展開,「我最可愛!」「我最厲害!」,諸多宣示都是為了贏得父母最多的關愛目光。

文中也引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研究指出,65%的母親和70%的父親會不自覺對家中某個孩子特別寵愛,而且對象往往是老大,主要原因是,父母在他/她的身上投注的心力和時間相對較多。箇中的原因,從事產品研發的人員最能理解:因為當你在開發第一代最原始的產品時,投注的心力最多,得到回應時的感受也最深刻。也因此,在大多數的家庭中,老大通常最聰明也最健康。研究人員指出,父母偏心老大的實際比率還要更高,因為在觀察者面前,父母總是努力掩飾自己的偏心。

父母的偏心,將為孩子帶來極為深遠的影響。硏究指出,受寵的孩子容易傲慢、自私,而那些覺得自己不受重視的孩子易有焦慮、自卑和憂鬱傾向,甚至衍生出許多行為問題。對此,專家給父母的建議是,要和每個孩子建立獨特的互動模式,讓他覺得自己在爸爸媽媽心目中是獨一無二的。如果你非得要寵愛某個孩子不可的話,那也請暗自放在心裡。即便被孩子看穿了,你最好也否認,這樣才能降低對他們的傷害。

2011年12月8日

Let’s start from here

這幾天一直在搞我的iphone
對它內建的鈴聲不是很滿意,不僅單調聲音又小
於是準備製作自己的鈴聲
開始弄的時候才發現蘋果還真是麻煩
不像之前用的那款多普達智慧手機那樣簡單(USB一樣複製貼上即可)
研究了半天  要裁剪音檔 然後還要改來改去轉副檔名什麼的
最後終於弄好了

是我與老公戀愛時的定情曲

現在聽的時候都還會想到當時的心情



王若琳 - Lets start from here
Giving up why should I
I’ve come to far to forget
Were beautiful we just got lost
Somewhere along the way
So much was missing when you went away
Lets start from here lose the past
Change our minds we dont need a finish line
Let’s take this chance don’t think too deep
Of all those promises we couldnt seem to keep
I don’t care where we go
Let’s start from here
Standing here face to face
A finger on your lips
Don’t say a word don’t make a sound
Silence surrounds us now
Even when you were gone I felt you everywhere
Let start from here lose the past
Change our minds we dont need a finish line
Let’s take this chance don’t think too deep
Of all those promises we couldnt seem to keep
I don’t care where we go
Let’s start from here
Let’s start from here
I’ve never been the one to open up
But you’ve always been the voive within
The only warmth from my cold heart
Lets start from here lose the past
Change our minds we dont need a finish line
Let’s take this chance don’t think too deep
Of all those promises
Lets start from here lose the past
Change our minds we dont need a finish line
Let’s take this chance don’t think too deep
Of all those promises we couldn’t seem to keep
I don’t care where we go
Let’s start from here
Let’s start from here
Let’s start from here
Let’s start from here

2011年12月5日

女兒要玫瑰花 不要娃娃


上週末我跟孩子一同度過
晚上我們一起看連續劇(終於是看連續劇而不是看MOMO)
我記得當時應該是看著真心請按兩次鈴
女主角正甜蜜的不得了  滿溢幸福的表情
我記得她在路邊花店前裝滿玫瑰花的桶子裡拿起一隻漂亮的玫瑰花
是深粉紅色的
Lia馬上指著螢幕問我馬麻~~那是什麼??”
我說那是玫瑰花呀~~好漂亮是不是??”
她點點頭 一直盯著銀幕看

睡前她膩在我身邊  又開始跟我盧起鼻要我去上班的話題
我告訴她
媽媽去工作可以買好多東西給你喔
像是好吃的拉  好玩的  或是……
她突然接起話來
說那可以買免規娃….
我以為她說的是洋娃娃….立刻就答應他了
~~媽媽明天就去買洋娃娃
要粉紅色的免規娃
~~媽媽買粉紅色的洋娃娃~~妳要多大的??”
是粉紅色的玫瑰花
喔喔~~不是洋娃娃?”
她點點頭 表示不要洋娃娃
我當下明白起來  剛剛那浪漫的一幕
可深深印在她那小腦袋瓜裡呢

浪漫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記得我上次觀看 新一簾幽夢
那時就覺得整個劇情一個扯字
因為實在太徐志摩化了  浪漫到有點噁心看不下去
無奈當時要花時間位女兒們吃飯
所以開著這電視  當作背景(反正也沒法專心看)
後來我轉念一想
既然有人寫出這劇本
不就代表有人天生是屬於這浪漫圈子的人
於是我是著不再批判劇情
以觀賞不抗拒的態度來觀賞它
我發現  浪漫的人似乎比較好
女主角就是天生浪漫的人
劇中一個男生描述女主角,他說她能美化生活,美化所遇到的每一件事情
那時我想這真好
也想自己浪漫一些
在現實生活中,浪漫的人總是能美化生活中的美一件事情吧

2011年12月1日

論女人-武則天

我超愛她的樣子~惹人憐愛呢
這幾天迷上網路電視,也不算是網路電視,就是在網路上直接看影片的那種,由於我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不一定都能一面看電視,那種每天固定時段播出的方式實在不適合我

經由弟弟的介紹,我看了PPS跟風行網,不過PPS不知怎麼的竟不能觀看,倒是風行網run的很順呢,一進去我隨意點了武則天祕史,因為我一向特愛看古裝美女,這片子裡頭的人物服裝背景花樹等等,可都是美極了!

上回看見武則天在寺中產下一子,她原本抱著小皇子,突然小皇子哭鬧了,武立刻說他餓了便交給她的姐姐去餵奶,她姐姐問道:妳何不自己餵上一回?
她答類似會變醜之類的話語,我立刻感覺她並不是一個很有母愛的人,爾後,武則天將幼子交由姐姐照顧,並直說給姐姐照顧讓她很放心,這個孩子就像是給保母照顧一樣,只有在武則天想到時才招來談一會話,無怪乎,李弘長大後與武則天十分生疏,親子間的關係品質看幼時母親如何對孩子便可預知ㄧ二,昨日,播到最殘忍的那一幕,讓我十分震驚,以母親的角度而言,要如何才能親手捏死自己的孩子呢??會有什麼理由堅定到可以殺死自己的孩子?這心腸不可謂只是狠而已,以今日心理覺的角度而言,怕是心裡已經有點問題了。

武媚娘越來越嚴肅、越權,以今日角度而言,正是一心想往上爬的女強人吧!讓原本鐘愛她的皇帝開始背著她與武媚娘的姐姐偷情,也就是武則天在外面爭權奪利,家裡有她姐姐幫她照顧老公跟孩子了,這些情節時至今日,也多有雷同之處在各地上演,雖不同的時代背景,但相同的作法似乎導致相同的結果,這也應證了一件事,女人內外要兼顧可不是件容易的事ㄚ

2011年11月29日

到高雄的週末




這個周末我們舉家到高雄度過
原本是因為我星期六在高雄要辦一場活動,所以勢必一整天無法陪小孩了
後來轉念一想,既然婆婆住在高雄,那何不把小孩也帶下去
也請老公下高雄
一來讓孩子有得玩,二來讓婆家有跟孩子相處的機會,三來也讓娘家父母休息一下(平常孩子跟我在台中,由爸媽幫忙照顧),四來我也不用因為假日公差心生罪惡,掛心在家等我的老公孩子們,最重要的是讓老公有個機會可以探望他的父母(因為平常每周末他都是來台中看孩子跟我)
他們到高雄一起玩,公婆自是開心,也帶著他們到處逛逛,想著天倫之樂外,也就不會那麼難過我假日無法相陪了

當天活動辦的很成功,回去的時候我帶了兩頂小斗笠,準備給孩子玩玩
星期日我們幾乎都呆在婆家休息聊聊天之類的
看得出來老公很高興
我想他也驚訝於我主動提出的建議吧

2011年11月25日

自己帶的不同


這幾天回家後盡力想跟孩子們培養感情
兩個女兒一見到我就會伸開雙手
但是到了晚上睡前,emma便會吵鬧著想要睡覺
我抱了半天起不了作用
沒想到媽媽一上來抱著她,她居然就不哭了
讓我這個當媽的覺得我還真不了解自己的女兒
不像我對Lia那樣的了解
這大概就是自己帶跟不是自己帶的差別了吧
媽媽一抱她下去沒五分鐘她居然就睡著了………….

2011年11月23日

忙碌中的獨處

這幾天忙著工作上的事情,回到家只剩些許時間陪孩子們玩耍
他們適應的倒是不錯
只是Lia會一直問我可不可以跟我一起去上班
有幾回早晨我出門前  她就醒了
敏感的她看見我換上衣服  立刻哭了起來
不要讓我去上班

每回我都將她抱在懷裡  輕聲安慰
一直到她願意讓我出門為止
有一回  她說要跟我一起去上班
我只好告訴她  媽媽先去問看看可不可以帶小朋友去
因為媽媽上班的地方都沒有小朋友  妳來的話會很無聊的
她乖巧的說好   放開原本圍繞著我頸項的手
當天中午我打電話回去
她一接起電話便問我妳有沒有問可不可以帶小朋友去?”
回到家  她一見到我又問可以帶小朋友去上班嗎?”
我只好告訴她媽媽問過了  不可以ㄝ!!”
~~~好吧!!”出乎意料的,她接受了這個答案

昨天晚上我回家
家裡空無一人,想來是爸媽又帶著她們出門了
我在房間裡,品嘗著一個人獨楚的滋味
放著我喜歡的音樂,就這樣靜靜的待著

想想我好久沒有這樣靜下來
思索著目前的生活
想到每回一到家  emma邊敞開雙手伊伊阿阿朝著我滑過來(坐學步車)
Lia則大叫著媽媽朝我跑過來
兩個都要我抱抱  我想他們是滿心期待見到我吧

那我是不是要想怎麼樣讓他們的生活更有品質呢
Lia會不會覺得無聊?
Emma會不會睡太少?
媽媽跟爸爸會不會因為太累?
這是個互相牽連影響的結果
Lia無聊就會吵爸媽陪她玩…emma也會被吵到所以不容易入睡
Emma不睡就更累到爸媽
爸媽被煩久了就會煩躁
如此救惡性循環下去了

….我會不會自己想得太糟了
樓下門開的聲音
兩個孩子活蹦亂跳的開朗聲音喊著我
媽媽~~媽媽~~~-àLia
阿阿阿~~~àEmma




2011年11月15日

工作中的生活

恢復工作的生活,其實還滿充實的
一早就趕赴工作場地
下了班又趕回去看可愛的一對寶寶
陪他們吃吃飯...看看電視...玩一玩
然後在一起跟老公視訊一下
基本上還真沒有空閒的時間

每回出差 在高鐵站等車的空檔
就會想要買一些東西帶回去給孩子們吃
蛋糕 鬆餅 可頌....哎呀 !!台中高鐵站應該再進駐多一點商店的
我相信有很多職場父母跟我一樣
回家前想買東買西 的回去"討好"自己的寶貝們

Lia較不黏我囉
她現在寧願跟阿嬤去散步也不跟我上樓玩了
Emma喜歡黏著我~~但是也喜歡黏著阿公....
兩個寶寶漸漸用自己的步伐成長獨立了
媽媽是不是感覺有一丁點失落呢

2011年11月9日

第一回週末相聚

上星期週末
是我們第一次在週末相聚,老公會到台中來
不過他要先參加公司車隊在台中大甲的200K單車挑戰賽
因為他以前就常參加類似的活動,所以我也沒多想

星期六當天,他不時有打電話來連絡
好不容易到了下午5時許
他近台中家門  看起來一跛一跛
原來是在最後的55K出了車禍..........................
前方有人突然停下來,所以後面的人煞車不及,摔成一團
剛好老公那實在喝水,只用單手騎車
他緊急煞車後便飛了出去

我們都很擔心
看來這活動是太有風險了一些
於是大家開始力勸他別太狂熱了

隔天我們一同聚了餐(餐點太好吃 忙著吃忘了拍照)
後來帶他去逛逛

兩個小寶貝依聽到要走走可開心了

到台中的日子(二)


今天已經是星期四了,再過四天,便要開始我上班族的生活
在台中住了幾天,孩子們基本上還滿適應的
只是昨天Lia突然說想要回台北,她說好想爸爸
我安慰她很快可以見到爸爸

昨天早晨Lia起床時,問她要不要去幼稚園
她說,等到了幼稚園見著老師,她又說不去了
雖說沒在幼稚園哭過
但是昨早她還挺堅持的,不脫鞋就是不脫鞋

我後來細細問了她,她說不想去
問她要不要跟彬彬(前兩天玩得不錯的男同學)一起玩
她也說不要
我帶她在外面玩了一下遊樂設施,看她去意堅定
便跟老師說要先帶她回來,待隔天再試試看吧
我不想要勉強她,除非她真的覺得很有趣
所以適應期間長點也是無所謂的

回到家,媽媽說她可以也幫我照顧Lia
等她真得很想去的時候在帶她去
我很感謝媽媽的好意,但是她年紀也大了
帶兩個我擔心身體也會負荷不了
不過現階段,只好且看且走
希望能看出一個適合大家的方式

這幾天一直跟老公skype
但是我總是開起視訊後  就自動登出
然後就搞了半天  都在也登不進去了
真是…..本來還很期待科技可以縮短距離的說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解決的辦法

Lia越來越會說話了,最近口氣可像大人了
有一天,她在電視上看見黃嘉千廣告的那隻奶粉廣告
阿逗阿把拔XXX,聰明馬麻XXX~~~~~的那一隻
立刻手指著螢幕說我要那一個,我想要喝那個
所以我昨天就去幫她買了一罐,然後也幫她買了小不鏽鋼連蓋杯(因為她堅持她已經長大不用奶瓶)

昨晚睡前泡給她,她開心的喝完
然後說了一句"~~~~,這個杯子還滿好用的!!”
我跟媽媽在旁邊都嚇了一跳
說話好像大人喔,小孩的模仿能力真是不可小覷
所以我才堅持要帶在身邊,既然要模仿也得像我才行

2011年11月8日

復職一週 孩子們適應還不錯

一晃眼 復職都過ㄧ個禮拜了
人真是容易習慣的動物
前幾天我還頻頻打電話回去探尋兩個孩子的狀況
三天後就比較沒有這個舉動了
也許也是因為對我母親很放心的原因吧

據媽媽說
Lia一開始頻頻問我去哪裡了
她說去上班
Lia又問去哪裡上班
為什麼要上班
然後不斷的跟母親說她很想我

晚上聽媽媽轉述
我心裡覺得好窩心
不枉費我親自帶她兩三年
親情就是這樣慢慢建立 緊密的連結

現在我一回到家
Lia會立刻飛奔過來 抱我
emma則是在學步車裡揮舞著雙手 要我去抱她
我覺得自己好像麻雀媽媽
飛回巢裡 有最需要自己的麻雀寶寶在揮舞著雙手
期待溫暖的懷抱

2011年11月2日

為什麼自己帶孩子

復職日當天
人事室的同事们說我大大跌破他們的眼鏡
說生產前嬌滴的我   怎麼可能會自己帶孩子

自己帶孩子很累  但也很滿足
可以明顯感覺與孩子間的"連結"

剛好讀到這篇文章  也提到孩子身上與母親的那種連結
所以轉貼過來給各位一同看看

********轉載********

我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母親曾經花不少時間陪我一筆一畫的寫字,告訴我字的結構與如何才寫得漂亮的基本概念。

我記得她帶著我做的許多大小事……每多活一天,我對這些滿是滋味的回憶就多喜歡一些。

TVBS「看板人物」訪問女兒和我的節目播出以後,很多朋友都知道了她申請美國大學,同時被七所名校錄取的事。多數人碰見我,除了恭喜,就是好奇我怎樣教小孩的。只有一位老同學見到我,竟表情認真的問我說:「你生女兒的前一個晚上,有夢到飛龍騰空而過嗎?」

民國八十年,是新潮愛美的準媽媽們開始流行算命擇日、剖腹生產的年代。一個九月底的凌晨,我選擇自然產,在陣痛開始四小時後很順利的生下女兒。前一天晚上我一夜無夢,生產當日無風無雨,很可惜的,天空也沒有奇景異象。

就像所有家庭一樣,據說女兒被帶進嬰兒室時,隔著玻璃,婆婆和老公一邊錄影留念,還不忘一邊數著孩子的手指頭是不是各五根,就怕孩子有先天性的缺陷。從陣痛、破水到分娩,我沒有打麻醉藥,因此整個過程歷歷在目。

經過那一番折騰,我確信這個後來被大家稱為「外星人」的小孩,是我懷胎十月生下來的……除非,在醫院有外星人臥底把「她」掉了包!

我媽一早就趕來醫院看我。她一踏進病房,我立刻忍不住狂呼:「媽媽……以前我如果有什麼不乖或惹你生氣的地方,對不起!請你原諒我!」

她一臉愕然,聽我歇斯底里的繼續把理由喊完:「生孩子,實在是太、痛、了!」

爸爸也很偉大,但沒有一個男人有機會經歷那種被迫使盡全身力氣將孩子推離自己、肉體撕裂的極大痛楚。

從生命開始孕育的數週後,一個母親就開始感受到全身性的微妙變化,一種發自內在,滲透到所有細胞的生命力量。當然,更沒有任何男人可以親身體會,這種跟孩子十個月心血相連的臍帶關係。所以,在我懷孕之後,就決定要自己帶孩子,因為我相信沒有人比親生母親更適合照顧嬰幼兒期的小寶寶。

生產的過程,只有讓我對自己的選擇更加堅定──我發現,對孩子最根本而巨大的影響力,其實從胎兒細胞形成的那一刻起,老天就已經把它交給了孩子的母親。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對我母親有非常深刻而且不一樣的感受。

用心,陪孩子成長
我媽媽是全職家庭主婦,同時也是受過大學教育的現代母親。她和我父親是在大學時自由戀愛,克服了不少困難和阻礙才結婚的。婚後她跟著父親回到屏東家鄉高樹,曾經擔任國中老師;她說當時的高樹村很鄉下,對外交通連座橋都沒有,還得靠竹筏。後來我父親轉而從事旅遊業,他們就帶著我兩個哥哥北上,全家只有我在台北出生。

來到台北以後,我母親就放棄工作,專心在家帶孩子。

我有很深的印象,即使在台北,小時候填學校的家庭資料表時,意外發現同學母親有大學學歷的並不多。我曾經問過她,當年放棄工作有沒有遺憾。她笑著說:「當然有!除了多生很多氣,還少了好幾百萬的退休金!」

我童年回憶的畫面裡,充滿了母親的身影,溫暖而清晰。

我記得大約六歲時,有一次我們母女倆去逛街剪布一下午回來,她才發現忘了帶鑰匙出門,我蹲在家門口等,看著她匆匆忙忙帶鎖匠回來的情景。

我記得有次發燒躺在床上,她摸了我的頭之後出門,去東門市場買了一顆美國進口的、很貴的蘋果給我「一個人」吃。

我記得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下午我在巷口玩,媽媽用跑的出來叫我回去接同學打來的電話……那是我家開始有電話的第二天,我此生接到的第一通電話。

我記得當我要去讓小販爆米香時,她都用克寧奶粉的罐子裝米給我。我記得她做的鳳梨冰的味道和口感,也記得她烤的蜂蜜蛋糕的形狀和香氣。我記得她帶著我做的許多大小事……每多活一天,我對這些滿是滋味的回憶就多喜歡一些。

只要有電視節目製作人要我邀請最感謝的人一起上節目,我第一個反應一定是問:「可不可以找我媽媽?」

把最珍貴的,給孩子
一直到今天,我仍深深感受到我媽媽對我的影響;即使相隔數十年,我連教養孩子的方式,跟她對我的教養方式也沒什麼兩樣。有些「橋段」甚至連台詞都沒變,像「碗裡的飯菜沒吃乾淨會嫁個滿臉麻子的老公」,這種可能不為現今教育專家認同的恫嚇式教養方法,卻讓我至今仍保持著非常珍惜食物的態度與習慣。

我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她曾經花不少時間陪我一筆一畫的寫字,告訴我字的結構與如何才寫得漂亮的基本概念,而她那一套方法,十幾年前我也幾乎照本宣科的拿來教我的兒女。

除了比我媽多讀了點書,我的個性沒她那麼好,我的手藝更是差她十萬八千里,所以,我想我一輩子都沒辦法成為像她那麼棒的母親。我唯一學得來的,就是和她一樣,把我一生最珍貴的資產──時間──給我的孩子。

媽媽常說,我女兒比我優秀。她最愛舉的例子是,女兒從小生活就很有紀律,不像我小時候滿懶散的,很難叫起床。

每次我媽走進鐘錶店,劈頭就是對店員說:「請把你們店內叫得最大聲的鬧鐘賣給我。」而我還是一樣,用三個鬧鐘也叫不醒。我媽一大早就必須一邊做早餐,一邊伴著鬧鐘鈴聲一直狂叫:「旅珠!旅珠!」所以她總是說,她要把「旅珠旅珠」這個聲音錄下來放一千遍。

過去這些年來,我出國請她來家裡住、幫忙陪伴孩子時,她發現每天早上,我女兒乖得很,輕聲叫一下就起來了。

最近她在電視訪問裡,又再次拿這個例子強調我女兒比我優秀,我就回敬她一句:「喔!這樣表示我是比你好的媽媽,因為我教得比你好!」哈哈!

延伸閱讀
>>女兒來自史丹佛的一封信>>不容妥協的教養「堅持」>>小一,就把習慣養好>>梳頭髮的親密時光




寶瓶文化出版
《梁旅珠教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