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

需要的時機最重要

今日下午,天灰濛濛的,雨聲從滴滴答答轉為陣陣隆聲,我停下手邊工作,起身走向窗邊,從9樓的高處向外俯視,看見一群群撐傘,披著雨衣的行人,一邊想著今日怎麼會忘了我的傘…
無奈之餘,想到上回路上遇見傾盆大雨,一路上都找不到賣傘的地方,只好跑回家…,唉,評估了一下,決定還是到樓下7-11先買把傘比較保險,需要評估,是因為我對傘很挑剔,7—11沒有我喜歡的種類,,

到了那兒,果然…
我站在架前想了許久,實在挑不出一把能讓我心甘情願帶回去的傘,最後,我還是拿了最基本的那種直傘

走出辦公大樓,撐著傘讓我覺得有種安全感,因為沒淋到雨,在這冷天,是很慶幸的事情,邁著步伐,我想著躺在家的那把紫色可愛圓傘,但它就不在身邊阿,,想著往常老是挑著挑著傘,這一些却老是不在需要時出現在身邊,不是忘了帶,就是常常給掉了…
看著手上這把陽春傘,握在手中的,最需要時出現的,即使不是最喜歡,也能在這一刻佔最重要的角色吧

生活中,不有很多這樣的事情嗎

2014年4月16日

防災能量深耕地方-平溪區公所訪談

來到地方政府工作已經2個月多一點,業務上算是熟悉了些
除了觀察到地方跟中央有很多有趣的不同之外(將於另章討論),對於地方政府的執行力可以說是讚嘆有加..(當然我指的是新北市的部分)
以前在水保局做的是到各縣市政府訪評,可以看看各縣市的執行力以及災害防救的儲備能力,現在到市府來,開始有機會接觸了解(更接近地方-)區公所的災害防救整備能力,於是我睜大眼睛瞧瞧區公所的作為,也於每一次接觸公所的機會(除了公所訪評還有深耕計畫的訪視)了解每位災害承辦人,課長以及區長對於防災重視程度的探討...

這裡是平溪區公所,來這裡是為了與公所進行訪談,並透過對談的方式,深入了解公所防災相關人員的意識以及能力,並在對方不熟悉的地方,趁機植入適當的作法與觀念,公所回答通常一開始都很制式化,需要訪談人員引導式的問出重點,並導向符合計畫的精隨與方向...

平溪區公所當天的訪談,是由主任秘書親自主持,各相關課室的課長以及承辦人均出席參與對話,主席對每一層面的做法均了解深入,每每於災害承辦人及其課長回答後又加以補充,讓我覺得公所的整個運作體制上,其實已經相當成熟,我們也於會議上透過對談方式溝通不同層級所面臨的問題,取得共識,加深彼此合作上的連結,相信對於未來防災工作上會有很大的幫助

上午我們進行訪談,圖為下午進行避難看板設置地點現勘以及災害潛勢現勘時隨手拍的圖片....

第一張是天燈造型的派出所...







2014年4月15日

氣候變遷2014:減緩氣候變遷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改變自己很重要,但對世界的影響有限
進入政府部門,能夠訂定良好制度,或是影響制度的訂定方向,那才是更美好的作法...

以下分享一則新聞..


中央社〕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公布最新報告,氣象專家彭啟明解讀,政府、企業不積極作為,環境將「加倍奉還」,減碳勢在必行。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發布最新氣候變遷報告「氣候變遷2014:減緩氣候變遷」,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今天召開記者會,由計畫主持人、氣候專家彭啟明解讀報告內容,台達集團創辦人鄭崇華、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代表胡克定等人出席。
彭啟明分析,IPCC報告指出,1970年以前,全球二氧化碳主要排放源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現在非OECD國家的碳排放已占全球60%。
彭啟明表示,政府、企業若不採取積極行動,2100年時,全球平均溫度將增加攝氏3.7度至4.8度,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將達到501億噸。
他指出,IPCC報告提出的減碳行動方案有「能源」、「工業」、「運輸」、「建築」4大方向,以電力消費高的工業部份而言,提升能源密集度,引入碳市場及制定能源管理標準,都是可行策略。
彭啟明說,台灣每人每年碳排放量要由現在的11.3公噸,降至國際目標每人每年2噸,端靠個人的改變只是「杯水車薪」,最重要的是政府和企業的作為。
鄭崇華表示,國際能源總署提及2050年全球工業排碳須減半,才可控制在本世紀末全球升溫在2度以內。
以台達為例,鄭崇華說,透過推動能源管理、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及廠辦綠建築等方式,台達去年在全球主要生產據點的用電密集度,已較2009年下降40%,台達節能、綠能產品在過去4年來,為全球客戶節省119億度電,比台灣近4年的用電成長量還多。

2014年4月14日

假日親子電影---成龍執導-功夫夢

這個周末沒甚麼大計畫,除了到大賣場補食材外,就是想要補眠....
孩子總是活力充沛,蹦蹦跳跳的,
能吸引他們留在家裡的就是我一直很愛的音樂劇電影"媽媽咪呀"
兩個孩子很喜歡這部片的景色,人物以及音樂.....
星期日上午她們倆又說要欣賞這部影片....我在旁陪看了一下(現在是我要陪她們看..而且已經看過不下十次...),突然想,我何不多找幾部這樣好玩的片子,讓她們看看,欣賞音樂之餘,也能聽聽英文發音呀.....
於是先看了風行網....瀏覽一下近來的好片....
除了孩子一眼就看到的"喜洋洋與灰太郎".....,大人沒興趣的片=.=
就是看了成龍執導的"功夫夢".....,本來我還是沒啥興趣的,不過一開始看....就覺得整部片實在很值得欣賞,其中成龍已經從以前下去當打者的身分,轉型成為師傅了,只要做點指導.....讓青少年孩子們去做武打動作,這一點個人覺得很讚賞,功夫總是有年限,可以說是體力限制...
從球員變成教練....這是一個接受生命歷程的轉變.....而且他轉變得很好
我不得不說,他老了比較有型...哈~~

整部片子設計得很好
看得出來處處在彰顯中國文化的獨特...以及功夫的精隨
可以看出他很用心在做設計,其中紫禁城,萬里長城.....是必然的景點呈現....
再來是中國家長的嚴格教育,也在片中一覽無遺呀...........

只能說  這部片...
可看出成龍從以前一直配合好來邬的模式...到現在已經轉成以自己文化為主的發揮
撇開國與國問題不談 以一個愛鄉愛土的人而言
我個人還滿讚賞的....
就像是當時林徽音.....青少年時欣賞西洋建築
到老來  總是回過鄉
將自己的建築從新審視....以一種讚賞的角度
將中式建築的美發揚於世界
經過徽音的詮釋...西洋建築界更能欣賞中國建築文化之美
這正是一種生命的模式
從懵懂崇拜別人的東西,...到能夠深自發覺自己東西的美好..
往往成長到了那一步  才有能力發現自己的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