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2日

發飆完的感想




每次對Lia抓狂完 都會特別後悔
常常在她睡著時 愛憐的摸摸她的臉

昨晚 經過一天的玩鬧
吃完晚餐 便哄著哭著的emma
餵她的時候 我一邊要Lia去找老公餵她吃飯
我的想法很簡單
在忙完整個白天
然後晚餐 然後餵奶
然後就想休息一下 看看書上上網之類的
(連這點小小的娛樂都分秒難求阿)

結果Lia賴在房間跳來跳去 機哩辜嚕的說著話
我沒心情聽她講 只想著"她現在不吃 等我忙完這個換她餓了 又得忙了"
恰巧耳邊傳來吉他聲........
於是怒火中燒 心想"我忙到不行 老公也不看狀況 先餵小孩吃晚餐"
我好說歹說要Lia去餐桌吃飯 她偏偏不要

於是乎~~~~


我便朝她發飆了起來
小小的她立刻哭著跑出房間 一邊喊著
"媽媽生氣了 媽媽生氣了 "
老公跟我解釋 他有餵她 只是她似乎不想吃


等孩子睡後
我非常懊悔
事實上 Lia兩歲的反應 這是很常有的現象
而大人間需要互相合作
才能互相支持對孩子們的照顧

我看著熟睡的兩個孩子
牽著老公的手 告訴他

"等有一天 孩子離家上了大學 而我們一同走進空著的孩子的房間...
那種感覺是何等複雜"

所以我們有必要珍惜現在的每一個時刻
我們的生命中 不會再有那麼小的孩子陪伴在身邊的時刻

(上面月子中心寄來的照片)

2011年3月21日

朋友的婚禮

昨晚去參加老公朋友的婚禮
現場規模不小
晶華飯店弄得氣氛很好

我們有些小遲到
到的時候 新人已經站在台上
我一眼望去
恩恩~~~新娘子美的勒 嬌滴滴的
新郎看起來則十分穩重
就是那種很可靠 依附終身不會倒的那種
果然 吃了幾到菜之後就慢慢了解到
這是傳統的典型婚姻組合
女生漂亮 男生有地位
自然婚禮就弄的豪華氣派拉

女孩子總是注意著新娘
美美的禮服
現場還有外國樂團演奏及演唱
很助興呢

回到家看看喜餅
精緻的木盒裝
這大概是我們收過最精緻的喜餅之一了^^
最好的是
席間女兒跟其他小孩玩的很高興
氣球不斷的被他們放生到天花板上
讓我們大人有空吃點東西
真是~~天賜的恩德阿

2011年3月19日

日本文化

這些天新聞爆出日本人辦護照的數量大增
好像是出現了逃離日本潮

但老公相信日本人擁有很高的民族信仰
不會輕易離開國家(他啥時便成哈日族)

接著告訴我前幾天的一則故事
日本在傳出核電廠受創後
一個日本人的妻子 她是位在日本居住了七年的德國人
對於輻射危機很敏感的德國人 立即與她的丈夫商量要先到德國避難
她丈夫 十分堅持不能離開日本
希望她們母女先到日本南部親戚家

妻子於是帶女兒逕自飛往德國
結果
往後要聯絡丈夫 丈夫都不接聽任何電話
身處德國的妻子一方面擔心丈夫的狀況
一方面朋友們紛紛指責她不尊重丈夫 不懂"日本的文化"
說她讓丈夫覺得太丟臉了
據說她後來非常後悔

日本的文化??

我不知道什麼是日本的文化
但我知道這絕對是屬於男性的觀點
忠於國家 支持國家是很重要

但是對這位女生而言
德國也是她的家
她也只不過在害怕時回到家鄉而已
與其去不熟的親戚家
為什麼不能回自己家?

那些搶辦護照 到非屬自己家園國家的日本人
他們才是矛盾的人吧

婚宴

老公的作家朋友鄭匡宇在昨晚舉辦婚宴
我一直很好奇這位"搭訕教主"的真命天女是什麼樣子的
一定是位美貌才華兼具的美女吧
我好奇他們的故事
不過因為身體不大舒服加上想到要帶兩個孩子在晚上前往...
於是便決定讓老公獨自參加
出發前我交代他"i want to know every detail"
關於怎麼相遇 怎麼想婚.....

晚上老公回來 帶著一臉開心的表情
告訴我沒去實在太可惜了
席間有兩位很帥的日本年輕人 英文很不錯
而且當天才剛從日本東京飛過來 隔日又要再飛回去了

我一臉驚訝
沒想到我們整日關心著日本人
當晚 還盯著賑災晚會
沒想到就認識了兩位日本朋友

三位男日一見如故
這兩位日本朋友透露出很想結婚的訊息
我一直想 這不是跟台灣的幾位朋友情形類似嗎
雖然說 結婚率很低
但是其實 想結婚的男生跟女生都還是占很高比例

想想為什麼以前的人這麼容易結婚呢
那是因為他們比較"認命"吧
父母媒妁之言 反正就是男生老實可靠 女生賢良淑德 就可以了
執著於經濟的 反正就男人有錢 管他幾個老婆都沒關係

現在自由戀愛的時代
單身生活也很不錯
大家內心都有期待 也對另一伴有著高標準
沒有達到那個標準 不結婚也無所謂
畢竟對方若是屬於自己的那款蜜糖 婚後生活才能甘之如飴阿
這兩位東京的朋友還得回去 支持他們在地震中搖搖欲墜的國家

至於我所想知道的detail
老公則一問三不知
怎麼認識的? "好像是在大陸遇到的台灣女孩"
那是怎麼認識的麻? "我沒聽的很清楚.........."
那怎麼求婚的? "阿...我沒問........."
那蜜月旅行要去哪玩? "ㄟ....我不知道"
那你到底去幹麻的阿##~~~~
"我忙著跟日本人聊天阿......................."

世界展望會 緊急救援立即啟動

日本世界展望會在災後48小時內,緊急救援小組已經趕赴仙台市了解災情,同時全力配合日本政府的救援工作,並初步研擬災情回應計畫如下:
1. 短期回應針對災民的日常所需提出優先回應,其中包括嬰兒及幼童日用品、為婦女提供支持、災民安置及照顧。預計在3月17日(四)於宮城縣登米市(Tome City,仙台市東北方,近宮城與岩手縣交界處)為6,000位災民發放4,500份毯子、130,000份濕紙巾、100,000份衛生棉、48,000份瓶裝水(500 c.c.)此外,同步進行福島縣的短期回應評估。
2.中期回應- 持續為災民發放日常用品、糧食、及飲用水等- 災民安置及照顧(住在組合屋內或安置中心的災民)- 成立兒童關懷中心,關懷兒童的需要
3.長期回應房屋重建(2-3年)
台灣世界展望會邀請您一起,搶救生命!愛心捐款請利用郵政劃撥帳號:01022760,戶名:台灣世界展望會(請註明(飢餓三十-日本震災救援),也歡迎您利用線上捐款即時獻出您的愛心。
救援熱線:02-2175-1995 台灣世界展望會www.worldvision.org.tw 電子郵件信箱pr@worldvision.org.tw

2011年3月18日

核災事件

日本核災的問題越演越烈
這幾天的心情不免跟著沉重起來
海嘯所致的災情畫面令人感到哀傷
但危機還未解除 可怕的核災問題還在後頭

台灣擁有三座正在運作的核能發電廠
我一直不以為意
倒是老公從很久以前便開始注意有關核能發電的相關消息
後來我才知道 在德國大部分人都是反對核
以前曾經決定廢止使用核能 但換個政黨當權後又做了修改
但民意始終有所堅持
也因為這麼堅強的民意
這一次德國總理率先宣布德國境內核電廠暫時全面關閉

我看了曾經發發生過核電廠爆炸事故的國家影片 屋科蘭
核電廠所曾佔的位置 那個城市 Chernobyl
幾乎像極了死城
整個城市焦黃一片
沒有一個人 ㄧ棵綠樹 一隻鳥 一株綠草 一隻昆蟲 一抹生機
令人震撼的景象

日本在大戰過後
因為受到核彈攻擊的影響
那些生還者好幾年後所生的下一代 都是缺手少腿的
這種核子留下的遺毒
恐怕不是短時間內可以除去

我們從來沒有注意到或是去思考
隨手可用的電 需要付出如此大的代價
核能發電在台灣只占了20% 大部分還是用在火力發電
只要全民降低五分之一的用電量
那麼就可以免除那樣極高的風險
這不是很划算的事嗎?

環保的生活 是妳我應該追求的態度
為了自己 為了下一代 更為了同處在地球上千千萬萬的人們

為那些受難的人致哀

2011年3月13日

日本地震的省思

前天中午過後,手機傳來一封簡訊
一看~是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開設的消息
而開設的原因是氣象局發布了"海嘯警報"
這可稀奇了...從事防災應變工作大約有六年
我還沒看過因為"海嘯"而開設的應變中心
因育嬰假在家中的我 不免心裡起疑

這顯示 未來的災害型態是更複雜而多元了

當天傍晚 開啟新聞
才發現日本發生嚴重的地震與海嘯
看著整個城鎮湧入滾滾海水
那一幕
真是怵目驚心 如同電影特效
老公鎖著眉頭 看著各大新聞的那些重複的驚險畫面
或許 是工作的關係
我對日本官方的應變處理 較有興趣
日本不斷的有關方人員出面說明
很快的下達指令鄰近與災區超市的食品
均依規定區免費提供災民
台灣的慈濟也迅速準備妥當

海嘯警報的聲響 在電視畫面中不斷鳴著
他們的預警系統 也發揮了很大的效用
預警系統 在偵測到地震/海嘯發生時
立即發送簡訊給每一位人民
系統並算出海嘯到達的時間
據數字顯示 他們接到簡訊後
有一分鐘的撤離時間

"一分鐘"
一分鐘是多麼短的時間阿
只要一恍惚 一遲疑
寶貴的生命便就此抹去
而日本卻有大部分的人民
立即的因為這一分鐘撤離 而減低傷亡人數
他們的應變系統是我們該學習的地方

而人民沉著信任政府 處變不驚的態度更是台灣該借鏡的重點
電視畫面中
每個人 安安靜靜 遵循秩序
還看見有地方排著長長的隊伍
受困的地方 大家懂得利用床單等排出SOS與待援人數的字樣
這是多麼有防災意識的國家
沒有吵鬧 沒有推擠 沒有搶物資 沒有哭喊
更沒有怪政府怪東怪西 怪場搶救太慢 怪核電廠不該興建.............
他們接受已然發生的事實
信任政府 並以最高的配合度讓撤離的動作確實呈現
我告訴老公這些重點
他說'沉穩 守秩序 這本是日本的國情阿"
是嗎?真只是國情使然?那是何種教育使得他們擁有那樣的"國情"
老公繼續說"他們知道這是每一個人的責任,而不是將責任全部推往政府,所以他們努力才會盡力配合,知道人家是正在幫他們"

如果是台灣發生這樣的災害
以目前的防災體系而言 是承受不住的

某台新聞 訪問東勢921受災戶
問當時的應變與救援情形
居民批判政府救援太晚
我笑了一笑
做這種比較 實在無益
只是得以提供"貶低"政府的實據而已
事實上 台灣的應變體系是在921過後才逐漸成形的
只問當時沒有應變體系下的災害經驗
想當然爾會獲得這樣的答案
如果大眾接受台灣應變的經驗就是不足的事實
那麼我們所看的重點 就該是如何改善 如何精進
將方向調往發展出完善的應變體系與系統出來
而不是一味的責難

而媒體應確實將近幾年的應變成果逐一比較
"有沒有進步"才是觀察的重點
而不是常常追朔那最初的源頭 那從零開始的地方
因為不管你如何追朔 那裡永遠只是0

願日本民眾能早日回歸到正常的生活


後記
日本預警系統所發揮的功效能有"一分鐘"的撤離時間
是因為已測得實際發生 到海嘯到達或是震波到達得以算出
主要還是因為日本的幅員較廣

台灣幅員狹小
即使測得 可能幾秒鐘後就到達
連發警報的時間都來不及
只是我們預警系統發展較為困難的地方

2011年3月9日

親子情&愛情


這些天 老公跟我分享他在外國人討論版上看見的一個主題
一個年屆30的英國人正在為是否該有孩子而煩惱
他老婆很想有孩子
他則不想
原因是他興趣廣泛 也愛作畫
怕有了孩子會佔用到他個人的時間
也就是說 怕興趣會無法繼續維持

得到的大多數回應
幾乎都是說孩子所帶來的喜悅 你決不會後悔之類的建議

事實上
孩子的確帶來為數不小的歡樂
但也的確會佔掉大部分的時間

這陣子疲於應付兩個小傢伙
他們醒的時候 要餵 洗澡 陪他們玩 教育
只有他們睡了 才能有小小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老公彈奏樂器 我則閱讀 寫字
我們共同要做的事情 就是學習語言了
他要精進他的中文 我則要練好英文
我們互相擔任對方的小老師

忙著忙著 人一天只有24小時

突然發現 已經好久無法好好與老公兩人單獨說話
更別提單獨外出了

親子出遊大大取代了雙人約會的時間

專家說 夫妻間的關係要等孩子離家後才會開始慢慢回復
我並非完全同意這段話
困難的確存在 但是要如何繞過或克服就需要些巧思了

想想 或許可以讓孩子們白天睡眠時間減少
那麼晚上自然就會早睡
大人的時間就會多出一些

或者 減少家中事務
大事化小 小事化無 不太重要的事乾脆完全忽略
畢竟瑣碎的事 加總起來所佔的時間 可是驚人的多阿

假日 可以輪流照顧小孩
讓另一伴得空做些輕鬆的事情
提升活力 也能順便充充電
騎單車 外出逛街 或是學學才藝什麼的

看來 時間管理不僅運用在工作上
還能好好運用在生活上

如果大人一天能有48小時
小孩只有24小時的話
親子情與愛情間哪會有什麼衝突的呢
孩子更會是關係的潤滑劑 與 催化劑

說穿了
就是時間的問題而已吧!

2011年3月7日

動物園之旅











Lia正是愛玩好奇的年紀
她整天指著書中的大象
中英文輪流上陣的說個不停

這一天 我突然想 何不帶她去見見真正的大象呢?
記得她十個月大時候曾帶她去過一次
不過等我們舟車勞頓到達目的地
她只看了熊貓後就睡著了

那次得到的經驗是'夏日去動物園會中暑的'


上個週末 天氣晴朗無比
穿的薄衣服到那邊 還是太熱了
動物園裡滿滿都是家長與小朋友 好不熱鬧
我第一次見到娃娃車隊 就是在木柵動物園了
到處都是娃娃車呢
我們首先看到的是老虎
原本站在玻璃牆帷外的小孩們 各個呆若木雞的
這時候就會發現家長們比小孩還要興奮


'你看你看~~出來了出來了'
'有沒有有沒有 她出來半個頭了"~~~
站在小孩後方的家長們每個都可以去當配音員了
大家無不發出興奮莫名的聲音
頓時

小孩群裡開始騷動起來
大家情緒開始被大人們的配音給擾動得激昂起來

"挖挖 老虎老虎"
'真的是老虎ㄝ 好大喔"
然後也開始有英文教學
'tiger tiger!!!那叫做tiger'
Lia也跟著又跳又叫的 好不開懷
久久不肯離去

除此外
我發現父母們都很用心加強小孩們的外語
走在路上的一個父親與我們擦身而過時
我聽見她對小孩說"你想看giraffe 還是 panda?"(長頸鹿 貓熊)
我們一直到六點 要關園了才回家
歸還娃娃車時 服務人員還說'妳晚了一小時"
哈哈
那天 我們帶著滿足的心情回家
晚上 Lia不吵鬧就直接入睡了 我想是累了吧
Emma也是有去喔
不過她一直都待在娃娃車裡
她沒有起身看看動物 反而是被遊客觀賞的對象^^
好多人喜歡看小小的baby呢!!

2011年3月6日

好片推薦~搶救地球2

最近偶然看見公視推出的"搶救地球2"
我知道老公大概又想蒐藏了

相關的影片我其實看過一些
法國導演盧貝松執導的影片以及高爾所製作的片子等
都是與搶救地球..氣候變遷等相關的議題

不同於前所看過的影片
搶救地球2的呈現方式著實深深吸引我
它首先呈現各個國家的高空俯瞰畫面
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色彩線條
建築 道路 人 以及地理環境所交會出的影像
讓人讚嘆不已

令人怵目驚心的落後國家
令人難以置信的貧窮發生在世界的各個角落
生活在舒適環境中的我們
如何能想像
在水資源不足國家內 人民如何徒手挖掘坑洞好儲蓄雨水
婦女們又是如何頂著水罁 走幾哩的路程 搬運可用的水
看了世界各國的情境
讓我們慶幸自己的豐饒之餘
也能謹慎自己的作為
即使在水費不高的台灣
也應該將每一滴水資源做最大的利用
畢竟世界的資源有限

荷蘭的俯視圖五顏六色的 好不美麗
但是清楚可見大量噴灑化學農藥
在我們欣賞美麗的花朵前 該想想這些做法對土地所造成的傷害
因為到最後 受到最大影響的就是我們的身體
相同的做法讓我想到先前所閱讀的一篇報導
該報導指出
現在的玉米田已經不像以前那樣以傳統的方式耕種玉米
傳統上
一年只能栽種幾次玉米 中間需要休耕
好像土地恢復生機 恢復肥沃

人們等不急了
尤其是現在的牛隻.牲畜都不是吃青草長大的
為了加速牲畜的生長速度
人們將玉米輾碎加入牛隻廢棄不可用的部位混合做成飼料
這種做法可將牛隻從原本的生長期從五年降至一年
期間造成的病痛等 由抗生素施打來做解決

為了應付大量的玉米飼料需求
等不及土地所需的休息時間
於是便灑入大量的化學肥料 這些通常是石油所做成的
也就是說
石油灑進了土地 進了玉米 牛吃下去後 再進入我們的體內
看似人們取的了利益
但是化學成分進了土地 無法消失
它隨著水源流向世界各地

現今的許多文明病 就是結果

大量的土地被提供使用於做玉米飼料
大家辛勤的耕作玉米 以換得少量的牛肉
如果這些土地被用來耕作穀物(人吃的)
那麼世界的飢荒就可以被解決
而人類的身體也不會有許多奇怪的病因
像是禽流感 口蹄疫 豬流感 狂牛正等

畢竟現在的牲畜已經不同於以往了

2011年3月2日

小小天使

自從Emma出生以來
我一直覺得沒有好好的顧到她
因為注意力一直分散在Lia身上
特別是Lia正會玩 正會吵 正要學習很多東西...正需要花時間陪伴的時候

於是常常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我跟Lia在看卡通 Emma在沙發上躺著
我帶Lia去兒童室玩 Emma在娃娃車內躺著
我餵Lia吃東西 Emma在旁邊躺著

Emma除了要換尿布 以及肚子餓時會發出一些聲音之外
幾乎很少哭鬧
我簡直是太感謝她了
她真是一個小天使
此生注定要陪伴我 幫助我的

夜晚
當大伙都睡了
我伴著月色起床餵她喝奶
周圍的一片寂靜
讓我感覺世界上只剩我與她醒著
那種相連的感覺
情感在指尖觸摸她小小的頭間流動
或許 與子女間的愛憐心情
就是在這些小動作 小地方間建立起來的吧
我非常建議媽媽們一定要親自體驗這種心情

我思索著
以前Lia還小時(當然她現在也還是很小)
幾乎整天放古典音樂給她聽....
據說他們小小的腦袋 正在快速發展著
音樂的刺激 會是很好的輔助品

這些天
我開始放著老公挑選的音樂給她聽
她的眼神似乎在訴說著什麼
告訴我她很愛這個家 也愛著我

我不禁想像未來 她會成為什麼樣美麗的女人

戒尿布與奶嘴

自從坐月子回來後
便開始著手女兒戒奶嘴與尿布的問題
戰戰兢兢的問了好幾位父母
大家似乎都百出奇招
戒奶嘴
有人說要直接剪掉
有人說在奶嘴頭上剪個十字
也有人說不管她如何哭鬧硬是不給她就對了

我是個心軟的母親
或許比較傾向貓媽而非虎媽

我採用的方式 是順其自然
Lia睡覺時一定會找奶嘴
於是白天 我特意先將奶嘴留在臥房
她知道奶嘴在那兒
也知道當她需要時 奶嘴就一定在那兒
不管何時進房去拿奶嘴 我都不會給予阻撓
漸漸的 她的注意力被白天好玩的事物給擄獲了
只是到了睡前 就會想起她的奶嘴

然後 我開始在睡前唱歌給她聽
她最喜歡跟著唱的是"ABC字母歌"
然後有一天 我在她張口唱和時 取出她的奶嘴
然後告訴她"不要含著奶嘴才比較好唱"

唱完後 再將奶嘴環給她
隔日 一樣的做法 只是這次再唱的時候
悄悄將奶嘴蓋住
唱完後她問"嘴嘴呢?"
"哎呀 找不到ㄝ....妳先睡...媽咪找到再拿給妳"
"喔喔"由於她十分信任我 於是欣然同意了
第一個晚上 沒有用嘴嘴
第二個晚上也沒想起來
第三第四.....
就這樣....她戒了奶嘴
完全沒有哭鬧 也沒一滴眼淚...

我很開心

最近便開始要讓她戒尿布
一樣採用不發脾氣的方式
我告訴她 尿尿要告訴媽咪,不然褲子濕濕會不舒服喔
然後指著小馬桶跟她說 要到這裡尿尿喔!!

她當然不予理會
不過人是從錯誤中懂得學習的
第一次尿濕褲子 她嚇了好大一跳
我擦了地 簡單的告訴她"所以要到那邊尿尿,這樣褲褲才不會濕濕"
依然不見效果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某晚睡前 她跟著爸爸 居然就真的在小馬桶尿尿了
我們很開心
一直誇讚她
但是效果並不會持續
第二天...她又忘了 直接尿濕在地板上
我簡單的整理一下
心中雖想發火
但是仍語帶讚嘆的口氣"妳昨天好棒喔...都會自己去尿尿了....這次沒關係...下次要先跟媽咪說好嗎??"
她點點頭說好

往後只要她又忘了
我都只是一在提醒她 稱讚她那些偶爾她做成功的經驗
然後對於尿濕的褲子與地板 簡單做些清理
感謝神 現在有洗衣機這種東西!!!

然後漸漸的 她已經會再要上廁所前告訴我了
甚至比我還介意
某晚睡覺前 我為她穿上尿布
然後就在我接近入睡時
"媽媽 我要去尿尿"
"喔 沒關係 你就直接尿吧 妳有尿布麻"我偷懶不想起來
"不要不要 我要去尿尿好嗎?"
".........."
為了不想前功盡棄
每次她堅持要去尿 我或老公就得在睡意濃時起床.............

不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