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哲學諮商實務課程已經告一段落
下午仍去上上台大哲學教授講授的倫理學的部分
第一個小時結束後,便是茶水點心的休息時間
舉辦哲學諮商的老師叫住我
告訴我他們正在籌劃第二階段的哲學諮商工作坊
將以實際操作的方式納入我先前提出的建議
我所提出的建議
是想將認識”我是誰”納入工作坊的操作設計中
雖然已經看過些相關書籍,但是對於探索自己的生命以及理解自我
還是一知半解
我相信這需要透過一連串的實作,才能更深入的看到這一面
因此便將這樣的需求提給老師們做參考
想不到他們接受了
並且將搭配讀書會穿插舉辦,這讓我十分期待
將在暑假期間開啟第二階段的序幕
下午的課程我沒聽完便趕赴朋友的下午茶之約
這位好友自從遊玩以色列回來後就一直沒時間相約
我很喜歡聽她的觀點 她在許多層面上會提供我不同的靈感與想法
說來也其妙
前兩天剛好遇事心情低落 受了影響
我才在想 她或許這一兩天會找我吧?
因為一直以來 似乎在我能量低落的時候
這位友人就會適時出現
通常不用我主動連繫她
她會突然感知要找我出來 或是電話與我聊聊
果不其然 雖然不是在我預料的那一天
但在隔天清晨 便收到簡訊相約
因為正是原本期待的相聚
於是便將哲學稍往後挪了
我們談了許多
我告訴她我的事 她告訴我她的事
我們互相聆聽 給予不同觀點
不過是她給予我的較多
她能從更高的層次來看事件的發生
並能從更深入的心理來同理看待
這同時還需將情緒放下
學習不帶情緒的分析
我想我學到很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