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週的哲學諮商,我們以蘇格拉底咖啡館的座談方式進行
老師找了間小會議室,還叫上了點心以及熱咖啡
裡頭有3張長沙發1張單人沙發
我們就這麼圍著長會議桌,開始蘇式對話
一開始的議題為生死學
生命是短暫或是永恆,
如何讓自己感覺”這輩子我值得了”
然後談論著名的哲學教授自己面對死亡
從一開始的害怕到後來的透悟
談著名的電視主播得了罕見的漸凍症
但是嫁給了哲學教授,如何過著自己的人生
我將上周看過”最後14堂星期二得課”的心得提出來分享
永恆的意義在於對別人所在的那些影響吧
像是莫迪教授對米契的影響
像是”布魯客林有棵樹”書中作者說的
即使她的爸爸過世了
但是他仍以某種方式存在著
他每次回家唱的歌、他在孩子們心中的影像以及
他兒子(作者的弟弟)臉上身上翻版的樣貌
那是種讓人一想起來
就覺得他是個很棒的人的感覺吧
下半段我們討論一個實例
討論的個案,基於道德問題,不能帶在外提起
我們討論著個案中的各個人物
探索藏在事件背後那個神祕的淵源以及主要的價值
末了 同學提起了一個很棒的回饋
她說我們即使處在同一空間,卻身處不同的世界
我很能認同
我們都有著不同的初身 不同的生命經歷 不同的經驗
透過不同的雙眼 看到的當然是不同的世界
包容別人的世界 然後重要的是如何對世界作最好的詮釋
這幾週哲學諮商的課程結束後,該所學校的講堂舉辦一連串的品格教育
對象是所有的老師,恰巧是哲學諮商的ㄧ位老師辦的
於是我們下午沒事的人也可以留下來參與
其內容正是哲學議題
下午一點到五點的時間
由台大哲學系教授林火旺講授,感覺上內容實用又有趣
上周還送兩本書”通往自由了七堂課”、”獲取幸福的八堂課”
均是由林教授主筆
他們似乎想效法中國哲學家孔子 親身推廣教學
將哲學以品格形塑 落實於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